汉大风 发表于 2025-3-10 11:41:53

刘邦分田到户。

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使韩太尉韩信击韩,韩王郑昌降。十一月,立韩太尉信为韩王。汉王还归,都栎阳,使诸将略地,拔陇西。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

翻译:汉王到达陕县,安慰关外父老。河南王申阳归降于汉,汉在此设立河南郡。派韩太尉韩信攻打韩地,韩王郑昌投降。十一月,封韩太尉信为韩王。汉王还归关中,都于栎阳,派遣各将攻城略地,攻克陇西。凡是率领万人或一郡归降的,都封为万户侯。修理河上要塞。原本秦朝皇室的畜牧地和园林池塘,都让农民得以用来耕种。

帝乃西都洛阳。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 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 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 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 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 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翻译:皇帝就西都洛阳。夏五月,士卒都复员回家。皇帝下诏说:“诸侯之子弟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赋役,已归还原籍的,免除六年赋役。以前有的百姓聚逃于山泽之中以避秦乱,未列入户籍,现在天下已定,可以各归本里,恢复原有的爵级与土地房屋,各地官吏要按照法令来晓喻义理,不得强迫侮辱。百姓中因饥饿自卖为他人奴隶婢女的,都免其奴婢身份而为平民。前秦的军吏士卒一律免罪,其中没有助秦之罪而无爵级或原爵级不满大夫的,都赐爵为大夫,原有大夫的爵级的各加一级。其中七大夫以上的都赐给收取赋税的食邑。爵级在七大夫以下的,都免除本人及家庭的赋税,不服徭役。”诏书又说:“七大夫、公乘,都是高的爵级。诸侯子弟及从军复员的,有很多高爵,我已经多次指示主管的官吏先分给他们的田宅,他们对主管官吏所提出的正当要求,要迅速解决。有爵级的与有食邑的主人,都是皇帝所尊重的,有的人多次请求办事官吏解决问题,却仍然得不到妥善处理,这是不正常的。往日秦朝的人爵级在七大夫以上的,与县令平起平坐。现在我对于爵级也看得不轻,有些官吏怎能对爵级如此不尊重!何况明文规定按功劳付予田宅,今日有些小小官吏毫无军功却先满足自己,而有功的反而不能得到,违背公法而谋取私利,这是郡守、郡尉、县令教育管理不善所致。要指示办事官吏尊重有高爵级的人,不要有负我的厚望。还应进行检查,对不按照我的旨意办事的人定要予以重惩。”


总结:刘邦还定三秦的时候就给关中秦地百姓分地耕种,平定天下后原本流亡山林的百姓都能够回到家乡,恢复他们原有的爵位、土地、房屋;裁军的时候每个退役的士兵都能够分到五百亩田地,【其亡罪而亡爵及不 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大夫是当时的爵位,按照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86年《田律》和《户律》,爵位为大夫的人可以分田五顷,也就是五百亩地,这段话的意思是只要没有犯罪但是爵位不到大夫的都授予大夫的爵位,也就是说只要士兵没犯罪就至少能分到五百亩地,越往上越高。

cm的宝马 发表于 2025-3-10 13:41:20

已阅

拇指 发表于 2025-3-10 13:56:40

那里分田到户?那个民是指有爵位或以前有爵位的。直白一点就要优待并分田逃亡的地方士绅。

汉大风 发表于 2025-3-10 14:18:07

拇指 发表于 2025-3-10 13:56
那里分田到户?那个民是指有爵位或以前有爵位的。直白一点就要优待并分田逃亡的地方士绅。 ...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这里的民,指的就是平民百姓,哪个士绅会自卖为奴婢?

银魂 发表于 2025-3-11 14:43:01

看看

读者202411 发表于 2025-3-13 15:07:40

感谢分享

风中追枫 发表于 2025-3-31 03:42:14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邦分田到户。